臨滄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與大理、普洱、保山相鄰,與緬甸接壤,為“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歷史上,臨滄各族人民為保衛祖國邊疆,英勇抗擊外國侵略者入侵,發生了班老回歸、班洪人民抗英等重要事件。抗日戰爭中,臨滄人民積極支援前線,建立了不朽的歷史豐碑,現有鎮康縣遠征軍抗戰遺址、臨滄烈士陵園、臨翔博尚革命烈士陵園、滄源班洪抗英盟誓遺址、雙江大文鄉圈控起義遺址等紅色旅游景點。
線路一
民族團結保衛邊陲紅色旅游線路
臨滄市革命軍旅紅色文化主題園一臨滄市平村游擊區人民政府舊址一滄源自治縣巖帥烈士陵園一滄源自治縣班老回歸紀念碑一滄源自治縣班洪抗英遺址一鎮康縣小落水平叛遺址(紀念碑)
臨滄市革命軍旅紅色文化主題園
臨滄市革命軍旅紅色文化主題園占地面積448畝,是在原博尚部隊駐地老營房設施基礎上修繕改造的,保留了部隊司令部、大禮堂、閱兵臺、部分營房、訓練場等設施,新建了英雄大道、英雄人物塑像群、援老抗美紀念館、國防教育展廳、博尚駐軍軍史館、對越自衛反擊戰和老山防御作戰實景微戰場等。
地址:臨滄市臨翔區214國道與323國道交叉口東北280米
平村游擊區人民政府舊址
根據思普地委指示,肖源率領第二武工團于1949年8月26日到達平村積極開展民主建政工作。1949年9月25日,成立平村游擊區人民政府,進行民主選舉,積極發動群眾開展減租減息運動,公審槍斃地主惡霸并配合“邊縱”西進部隊追殲殘匪武裝。平村是革命老區鄉,平村游擊區人民政府舊址位于平村鄉平村村大寨自然村,建有平村游擊區人民政府舊址紀念碑及初心講堂。
地址:臨滄市臨翔區平村鄉
小落水平叛遺址(紀念碑)
1951年1月,李彌改編李文煥部為“云南反共救國軍”第八縱隊,著手密謀策劃反動派殺害區文教助理員李瓊樹、鄉長金國棟等16名區鄉干部和農民。4月18日,明朗駐軍一二三團接到小落水暴亂情報后,派一個連追剿。7月22日,滇西衛戍區令解放軍一二團迅速圍剿“反共救國軍”殘匪,當日解放軍兵分四路同時向小落水進攻,至8月6日全部圍殲小落水殘匪。小落水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平叛小落水“國民黨反共救國軍”殘匪戰場遺址之一。
地址:臨滄市鎮康縣鳳尾鎮小落水村
班老回歸紀念碑
1941年,國民政府與英國政府完全不顧中、緬兩國邊境歷史管轄事實,明文將戶板、班洪、班老和大蠻海等地劃歸英國的印緬殖民政府屬地,激起了班老等西南邊疆地區人民的極大憤慨和強烈抵制。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1960年10月1日中緬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班老等地終于回歸祖國。班老回歸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公園占地面積10畝,基本設施有碉堡、紀念碑、道路、觀景臺等。班老回歸紀念碑四面屏風是告慰抗英斗爭中犧牲的英雄,四本展開的石書刻錄了班老人民寫給周總理的信等內容,紀念碑坐南朝北代表了班老人民永遠心向北京。
地址:臨滄市滄源自治縣班老鄉下班老村
班洪抗英遺址
1934年,英國殖民者派出250余名英軍強占爐房銀廠,企圖掠奪爐房銀礦資源,控制外交主動權。面對侵略,班洪王胡玉山召集阿佤山十七個部落王,共同抵御英軍,組成“西南邊防民眾義勇軍”,經過四個月的英勇抗敵,經歷了“南依河之戰”“上班老之戰”等戰役,將入華英軍擊退,取得勝利。44位佤族英雄兒女在保衛戰中壯烈犧牲,用生命捍衛祖國邊疆。班洪抗英遺址碑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積達7029平方米。
地址:臨滄市滄源自治縣班洪鄉政府旁
沿線及周邊景區推薦 >>
茶文化風情園、南滾河自然保護區、翁丁原始部落景區、滄源葫蘆小鎮 、廣允緬寺、司崗里崖畫谷景區、南傘跨國溶洞旅游區等。
線路二
艱苦革命斗爭紅色旅游線路
臨滄市臨翔區烈士陵園一雙江自治縣烈士陵園一雙江自治縣圈控起義遺址一耿馬自治縣滇緬鐵路遺址博物館一云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一鳳慶縣勐佑肖朝漢紀念館
臨滄市臨翔區烈士陵園
臨滄市臨翔區烈士陵園修建于1976年,以紀念在革命和解放事業中的革命烈士,總占地面積約1094平方米。陵園內建有紀念碑、烈士塔,紀念碑坐南朝北,高19米,寬1.66米,有四方體臺階六級,正面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烈士塔四面刻有119名革命烈士的姓名及生平事跡。陵園內建有紀念鄧炳榮等著名革命歷史人物的革命烈士墓碑。
地址:臨滄市臨翔區鳳翔街道
圈控起義遺址
1949年2月中旬,李培倫、王維人、浦世民、刀三等人共同建立由漢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等152人組成的臨滄地區第一支革命武裝——雙江圈控人民游擊武裝。1949年2月27日,起義部隊在大榕樹下宣誓起義。圈控起義遺址包括浦家大院、圈控起義宣誓遺址、圈控起義紀念碑、議事廳、村史室等。圈控起義紀念碑高9.2米,碑身由152塊花崗石砌成,代表當時參加起義宣誓的152人,底座由227塊花崗石砌成,代表起義時間是2月27日。
地址:臨滄市雙江自治縣大文鄉
滇緬鐵路遺址博物館
全面抗戰爆發后,為打通國際運輸線,滇緬鐵路于1938年12月動工,三十萬民工奮戰在鐵路工地修筑滇緬鐵路路基。1942年滇西失守,鐵路被迫停工。滇緬鐵路遺址博物館分為上下兩層,一層的主是“歷史的回顧”,主要描繪重現了全國人民修建滇緬鐵路時艱難、悲壯的場景;二層的主題是實物展示及未來展望,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描繪了云南“八出滇、四出境”宏偉藍圖。
地址:臨滄市耿馬自治縣孟定鎮忙蚌村濱河路
云縣革命烈士紀念碑
1949年12月11日,云縣黨政軍各界擁護云南和平解放,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950年2月15日,云縣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4月初中共云縣工委成立云縣征糧委員會,組織四百多人的征糧工作隊分赴各區開展征糧工作。在剿匪征糧工作時期,共發生過三次大的戰斗,多名解放軍戰士、征糧工作隊員和村聯干部在戰斗中犧牲或被土匪殺害。為緬懷在剿匪征糧戰斗中光榮獻身的人民戰士,云縣人民政府于1950年12月在人民會場建立了烈士紀念碑。1969年1月烈士紀念碑被遷至云縣革命烈士陵園。云縣革命烈士陵園面積為2975平方米,紀念碑立在陵園中心的東部,總高10.1米,四周塑有23朵花環,代表云縣當年二十三萬各族人民對烈士的崇敬。
地址:臨滄市云縣南河西岸原縣汽車隊與工人俱樂部的中間烈士陵園內
鳳慶縣勐佑肖朝漢紀念館
肖朝漢(1910~1939),又名肖漢,鳳慶縣勐佑鎮大寨村人。1927年參加地下組織,1932年考入北平朝陽大學,1935年加入北平民族解放先鋒隊,并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1939年,肖朝漢在抗日活動中被日軍逮捕入獄,受盡非人折磨,始終堅貞不屈,壯烈犧牲,年僅29歲。1981年,肖朝漢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勐佑鎮黨委、政府在肖朝漢烈士的故鄉修建了勐佑鎮勐佑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通過現場觀摩革命遺址、生動的革命故事講述,讓人們熟悉和了解革命艱難歷程,使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家國意識不斷增強,鼓舞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砥礪前行。
地址:臨滄市鳳慶縣勐佑鎮勐佑村
沿線及周邊景區推薦 >>
茶文化風情園、五老山森林公園 、萬畝野生古茶樹園、景亢風情村、大浪壩森林公園、清平姊妹島等。
紅色旅游推薦點
臨翔區:臨滄專員公署舊址、飛來峰烈士陵園、昔本軍人墓群、劉御故居、博尚烈士陵園、博尚老營房 (一二O團司令部舊址)、博尚剿匪戰斗隴崗山戰場遺址、彭桂萼故居、馬臺印記鄉史館、馬臺烈士陵園、馬臺烈士紀念碑、馬臺渡口、馬臺渡口戰場遺址、馬臺小忙頂戰場遺址、緬寧保衛戰小丙野戰役戰場舊址、平村村史館、平村游擊區人民政府舊址、平村烈士陵園、那招渡戰場舊址、王學章烈士墓、坡腳革命烈士墓
云 縣:云縣滇緬鐵路遺址園、茶房革命老區、李珪故居、云縣烈士紀念碑
鳳慶縣:鳳慶縣滇紅茶博物館、勐佑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勐佑紅色教育基地(勐佑肖朝漢紀念館)、郭大寨瓊英仙洞、團山村俐侎文化傳承館
永德縣:永德滇緬鐵路遺址園、戶威舊寨旅游村、永德博物館、張浩故居、遠征軍會師紀念碑、滇桂黔邊區縱隊西進部隊明朗會師舊址、滇桂黔邊區縱隊西進部隊小勐統街革命宣傳舊址、字文科父子三
烈士犧牲地遺址
鎮康縣:刺樹丫口戌邊館、小落水平叛紀念碑、岔溝村
耿馬自治縣:班幸大灣塘、滇緬鐵路遺址博物館
滄源自治縣:滄源縣巖帥烈士陵園、永和國門新村、上龍乃自然村、班洪鄉下班壩自然村、班洪抗英遺址碑、班洪抗英紀念館、四大嫂飯店、班老回歸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公園、葫蘆王地
雙江自治縣:雙江縣烈士陵園、圈控起義遺址、千冒烈士陵墓、浦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