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為浙北平原上一方古樸 清雅之地。她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璀璨瑰麗的文化財富,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創造著自己的輝煌。沿著古鎮幽長的石板路,來找尋她獨特的水鄉風韻及深厚的文化內涵,帶你走進晚清烏鎮的時空。
烏鎮的歷史悠久而燦爛,六千多年前,就有先人在此創造著那個時代的文明,鎮東郊潭家灣古文化遺址可以作證。春秋時,烏鎮為吳疆越界,戰事頻繁,吳國曾駐兵于此以防御越國,故得名烏戍。從此,納入國家的政治建制。唐咸通十三年(872)始建鎮。宋嘉定年間,以車溪(今市河)為界分為兩鎮,市河以西為烏鎮,屬吳興縣(今湖州市)市河以東稱為青鎮,屬桐鄉市。新中國成立后,即1950年,烏青兩鎮合并,統稱烏鎮。
烏鎮,曾是周邊地區的集商重地,規模鼎盛時達十萬人之多,從現存的清末民初的建筑格局與整體風貌來看,就足見當時街肆的繁華。歷史上也曾有“一觀二塔三宮六院九寺十庵”之說??梢?,歷史上的烏鎮文化燦爛。經過歲月陵替,風雨滄桑,而保存下來的十幾萬平方米的江南典型水鄉民居群及十幾座古橋梁,訴說著古鎮的清純與從容。同時,古鎮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茅盾故居,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潭家灣遺址,縣級重點文物保護三處:六朝遺址,唐代銀杏,修真觀戲臺。
烏鎮歷來文人薈萃,人才輩出,如梁昭明太子及其老師沈約,一代丞相裴休,陳與義,更有藏書家鮑延博,光緒帝老師夏同善,近代文學巨匠-茅盾,沈澤民,嚴辰,嚴獨鶴,孔另境等曾游學或寓居于古鎮。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烏鎮深厚的文化底蘊,才有了她在江南古鎮中的地位。
烏鎮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茅盾故居位于烏鎮觀前街和新華路交界轉角處,坐北朝南,是我國江南一帶常見的傳統木構架民居建筑,總面積約600平方米。前后有兩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間平房為茅盾的臥室、書房和會客室。屋邊有一小庭園,內栽棕櫚、天竺、冬青、扁柏和果藤。其書房雖處于市中,卻是個鬧中取靜、環境幽雅的地方。后一幢是兩層小樓,用作廚房、飯堂、起居室外。1985年,對茅盾故居作了全面維修并對外開放,故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烏鎮民俗風情:
1、烏將軍廟
在烏鎮市河西岸劇場北面,原來有一座古廟,叫做“烏將軍廟”。廟內有一棵古老的銀杏樹。如今,廟已不存,而那棵銀杏仍然巍然矗立。這棵樹又高又大,要三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樸蒼勁,遠在在十里外就可以望見樹頂。古人有詩云:從祠日暮鴉呼群,訪古人說烏將軍。將軍遺跡不可見, 一棵大樹撐青云。講的就是這棵樹。說起這棵樹,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2、烏鎮城隍會
過去桐鄉、烏鎮一帶的“出會”習俗是相當盛行的,一年四時八節,要出各式各樣的“會”:正月燈會、三月廟會、四月“青苗會”、五月“瘟元帥會”、七月“城隍會”、還有什么“周倉會”,總管會等。五花八門,名目繁多。
在眾多的“會”俗中,除了廟會,就屬“城隍會”最鬧猛了。烏鎮的城隍會除了迎神扮鬼迷信活動外,還有各街坊的“抬閣”和“地戲”節目。出會那天,人們用16人大轎,將城隍廟里身穿神袍、面施彩粉的的城隍木像,抬出來,先到西柵一座無主的荒墳灘上祭祀一番,然后便上街周游。整個出會隊伍由一個“鬼保長”引路,接著便是鳴鑼開道的先遣,轎子前面打出“肅靜”、“回避”的木牌。轎子后面是各街坊的“抬閣”、“地戲”節目。那些向城隍爺許過愿的人家,就叫一個兒童扮成“犯人”跟在隊伍最后這樣一支由近百人組成隊伍沿街行走,再加上街道兩邊觀看的人群,真是前呼后擁,盛況空前。
烏鎮地方特產:
1、姑嫂餅
烏鎮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點。據《烏青鎮志》記載,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民間傳說它是因姑嫂二人斗氣而成,故名。姑嫂餅的形狀酷似棋子餅,比棋子餅略大。所有配料跟糖相仿,也是面粉、白糖、芝麻、豬油等,但其味比酥糖果可口,具有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咸的特點
2、杭白菊
杭白菊又稱甘菊,是我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經現代醫藥理證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壓、降脂、強身的作用??捎糜谥委煗駸狳S疸、胃痛食少、水腫尿少等癥。杭白菊既可作藥材,又可供飲用,還可作庭院觀賞,主要作飲料。以杭白菊加工精制的產品用以泡沏飲茶,其色、香、味、形堪稱“四絕”,有清心解渴、消暑除煩,潤喉生津之功效,能與西湖“龍井”媲美。杭白菊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桐鄉市,素有桐鄉一朵花之稱,已有三百多年栽種歷史,具有傳統的優良種植技術。桐鄉在全國有“菊花之鄉”美譽,杭白菊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90%以上。
目前開發的產品有:菊花白酒、菊花晶、菊花茶等,其產品行銷全國各地,并暢銷東南亞各國和港澳地區。隨著國內外醫藥、食品和飲料加工業的迅猛發展,杭白菊 開發將沿著依靠科技,綜合開發,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使菊花更旺、更香。
?